列管式冷凝器换热管与管板的连接工艺是确保设备密封性能与结构强度的核心环节,需兼顾传热效率与操作安全性。常用连接方式包括胀接、焊接及胀焊结合,工艺选择需根据介质特性、操作压力及温度条件综合确定。
胀接通过机械或液压方式使换热管产生塑性变形,与管板孔壁紧密贴合形成密封。该工艺适用于常温低压工况,尤其适合管板较薄或管材塑性较好的场景。胀接过程中需控制胀管率,过度胀接可能导致管板变形或管材开裂,不足则影响密封效果。胀接接头的密封性依赖于管板孔壁与管材的过盈配合,长期使用中可能因热应力松弛导致泄漏,需配合定期维护检查。
焊接工艺通过熔化管材与管板形成冶金结合,连接强度高且耐温耐压性能优异,适用于高温高压或腐蚀性介质环境。常用焊接方法包括手工电弧焊、氩弧焊等,焊接质量受坡口设计、焊接参数及操作技能影响较大。焊接过程中需避免咬边、未熔合等缺陷,焊后需进行热处理消除残余应力,防止应力腐蚀开裂。但焊接可能导致管板局部过热变形,需控制热输入量以维持管板平面度。
胀焊结合工艺综合两者优势,先胀接定位密封,再焊接强化连接强度,适用于密封要求高且承受振动载荷的场合。胀接可确保初始密封,焊接则提升接头的抗疲劳性能与耐蚀性,尤其适合存在温度波动的工况。实际应用中需合理设计胀焊顺序,避免焊接热影响区对胀接密封性能的破坏。
连接工艺的质量控制需通过多环节检测实现,包括管板孔加工精度、管材与管板的材质匹配、接头无损检测等。例如,胀接后需检查接头气密性,焊接后需进行渗透检测或射线探伤,确保无泄漏隐患。此外,介质腐蚀性需纳入工艺选择考量,对于强腐蚀介质,可采用堆焊耐腐蚀合金层的管板,配合焊接工艺提升接头耐蚀性。

